English | 中文版 | 手機版 企業(yè)登錄 | 個人登錄 | 郵件訂閱
當前位置 > 首頁 > 技術文章 > 染色質開放性測序(ATAC-seq)原理以及應用領域

染色質開放性測序(ATAC-seq)原理以及應用領域

瀏覽次數:121 發(fā)布日期:2025-4-30  來源:本站 僅供參考,謝絕轉載,否則責任自負
技術簡介
染色質開放性測序(Assay for Transposase-Accessible Chromatin using sequencing,ATAC-seq),一種用于檢測染色質開放性的高通量測序技術,通過Tn5轉座酶切割并標記開放的染色質區(qū)域,從而揭示基因組中調控元件(如增強子、啟動子)的位置和活性。

技術原理
在真核生物中,DNA并不是裸露存在的,而是與組蛋白等結合形成染色質。染色質的結構狀態(tài)會影響基因的表達,那些處于開放狀態(tài)的染色質區(qū)域,更容易與轉錄因子等蛋白結合,進而啟動基因的轉錄過程。
ATAC-seq利用Tn5轉座酶識別并切割染色質中開放區(qū)域的DNA,切割后的DNA片段直接用于文庫構建和測序。測序結果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,可以確定基因組中開放染色質區(qū)域的位置和特征。

應用領域

• 基因組圖譜繪制:在全基因組范圍內精確繪制不同細胞類型、發(fā)育階段及生理病理狀態(tài)下的染色質可及性圖譜,展現染色質開放狀態(tài)的變化。
•​ 轉錄因子研究:借助染色質開放區(qū)域與轉錄因子結合的緊密聯系,挖掘潛在的轉錄因子結合位點,探究其在基因調控中的作用機制。
•​ 基因表達調控分析:通過關聯染色質可及性變化與基因表達數據,深入研究基因表達調控機制,發(fā)現新的順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,以及它們在細胞分化、發(fā)育和疾病發(fā)生過程中的動態(tài)變化。
•​ 疾病機制探索與標志物發(fā)現:在疾病研究中,通過對比疾病細胞與正常細胞的染色質可及性差異,揭示疾病發(fā)生的表觀遺傳機制,尋找潛在的疾病標志物和治療靶點。‌
技術流程
分析流程
部分結果示例


發(fā)布者:藍景科信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15632249798
E-mail:hope.liu@bluescape.cc

用戶名: 密碼: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
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 請輸入驗證碼: 8795
Copyright(C) 1998-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:021-64166852;13621656896 E-mail:info@bio-equi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