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| 中文版 | 手機版 企業(yè)登錄 | 個人登錄 | 郵件訂閱
當前位置 > 首頁 > 技術文章 > 調制葉綠素熒光(PAM)植物逆境的種類及研究方法

調制葉綠素熒光(PAM)植物逆境的種類及研究方法

瀏覽次數:3213 發(fā)布日期:2010-10-12  來源:www.aozuo.com.cn
 
www.aozuo.com.cn    北京澳作生態(tài)儀器有限公司
 
1960 年,Kautsky 及其助手第一次發(fā)現葉綠素熒光產量的變化。他們發(fā)現,將植物從暗適應狀態(tài)轉入光下的時候,葉綠素熒光產量在1s之內迅速上升,在這個階段,PSII 反應中心被認為是關閉的,光化學效率降低,葉綠素熒光產量升高。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內,熒光產量逐漸下降,這種現象稱為葉綠素熒光淬滅。葉綠素熒光淬滅有兩種情況: 一是PSII 電子傳遞速率增加,這是由碳代謝酶的光活化和氣孔開放引起的,稱為光化學淬滅; 二是能量轉變成熱耗散的效率增加,稱為非光化學淬滅。
葉綠素熒光分析技術的應用,使人們能夠從更微觀的層次了解植物光合系統(tǒng)的光能吸收、轉換和利用效率。葉綠素熒光可以獲得其它方法無法得到的信息。熒光可以提供植物耐受環(huán)境脅迫的能力和各種脅迫已經損害光系統(tǒng)的程度等有價值的信息。在環(huán)境脅迫的生理生態(tài)研究中,熒光分析常用的參數有:光系統(tǒng)II最大量子產量、光系統(tǒng)II實際量子產量、光化學淬滅系數、非光化學淬滅系數、光系統(tǒng)II 反應中心捕獲激發(fā)能的效率、相對電子傳遞速率。
目前,國際上葉綠素熒光的研究已成為熱點,并在強光、高溫、干旱等逆境生理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。
發(fā)布者:北京澳作生態(tài)儀器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010-82675321;15811022840
E-mail:market@aozuo.com.cn

用戶名: 密碼: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
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 請輸入驗證碼: 8795
Copyright(C) 1998-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:021-64166852;13621656896 E-mail:info@bio-equi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