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| 中文版 | 手機版 企業(yè)登錄 | 個人登錄 | 郵件訂閱
當前位置 > 首頁 > 技術文章 > 內毒素的檢測之鱟試驗法的介紹與應用

內毒素的檢測之鱟試驗法的介紹與應用

瀏覽次數:1312 發(fā)布日期:2022-8-3  來源:本站 僅供參考,謝絕轉載,否則責任自負

內毒素為革蘭氏陰性細菌及其它一些微生物如衣原體、立克次氏體、螺旋體、單核細胞增多李斯特菌等胞壁中的類脂多糖(Lipopolysaccharide,LPS)成分。內毒素對機體有極為廣泛的作用,可影響到機體幾乎每一個器官、系統(tǒng)及生物功能。內毒素對機體有多種毒害作用,如熱原性,致死作用,白細胞減少及增多,斯氏反應,彌漫性血管內凝血(DIC),骨髓壞死,胚胎骨質耗損,血壓下降,血小板凝聚,補體激活,Hageman因子激活,誘導血漿原激活劑,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或,抑制糖原異生的關鍵酶,骨骼肌加速釋放氨基酸等等。因此,臨床上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或膿毒癥時,如并發(fā)毒血癥和內毒素休克,可有許多病理現象出現。最終可因心、腎、肺、肝等功能的衰竭而發(fā)生死亡。

由于很小劑量的內毒素即能引起極廣泛的生物作用及病理作用,因此,加強對內毒素檢測的研究,便成為臨床、公共衛(wèi)生、藥檢系統(tǒng)等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。在臨床上,加強對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或革蘭氏陰性菌菌血癥、膿毒癥時血清中內毒素檢測,有利于及時發(fā)現內毒素休克的發(fā)生,以迅速采取果斷的治療。在公共衛(wèi)生及藥檢系統(tǒng)等方面,對水源、食品、飲料、各種藥物及生物制品進行內毒素檢測,可嚴格控制水源水、食品、飲料、各種藥物、生物制品中的內毒素含量,以將其控制在可接受的法定水平以下,有利于保證人民的身體健康。

 



鱟試驗法
LT法又稱鱟變形細胞溶解物試驗(Limulus amoebocyte lysate,LAL),是目前檢測內毒素最敏感的方法。它比RT法敏感10~100倍以上,可測出微量的內毒素(0.01~1 ng/m1 ) ,用微量光電法及其它的改進方法可測到微微克(Pg/ml)的水平。而在RT法中敏感性高的家兔需注射1.5ng/kg才能引起發(fā)熱,而敏感性低的卻需注射0.5-10ug/ kg才能引起發(fā)熱。

LT法可廣泛地用于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快速診斷,對患者的血液、尿液及腦脊液可進行直接的檢查。此法亦可用于檢查各種注射劑內是否有內毒素污染。近十多年來,隨著各種先進的手段(如同位素標記技術,新頻光電技術、免疫電泳技術等)應用于LT領域,使LT法得到了許多改進,敏感性又日益提高。

總之,從目前來看,LT法為檢測內毒素的最好方法。其主要優(yōu)點就是敏感性高,假陽性少,耗費的試劑量少,且設備簡單,實驗時間短,適用于臨床、衛(wèi)生事業(yè)及藥檢系統(tǒng)大規(guī)模地進行。如能解決好鱟試劑、內毒素及操作程序的標化問題,則LT法將是檢測內毒素的最好方法。

發(fā)布者:科德角國際生物醫(yī)學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4006871881
E-mail:f.he@bio-life.cn

標簽: 鱟試劑 內毒素
用戶名: 密碼: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
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 請輸入驗證碼: 8795
Copyright(C) 1998-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:021-64166852;13621656896 E-mail:info@bio-equi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