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(前脂肪細胞)系(3T3-L1)是通過克隆分離得到的3T3(Swiss小白鼠)的連續(xù)亞株。當3T3-L1細胞從快速分裂到長滿且接觸抑制時,3T3-L1細胞經(jīng)過前脂肪向脂肪樣逆轉(zhuǎn)。培養(yǎng)液中,高血清含量可以促進3T3-L1細胞內(nèi)脂肪的積累。
3T3-L1細胞系介紹
圖1. 細胞系形態(tài)
3T3-L1細胞系應用
3T3-L1 細胞系不僅可以穩(wěn)定傳代而且具有很好的向脂肪細胞分化的特異性,因此成為國際上公認的研究脂肪代謝的細胞模型,對脂肪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科研價值。下面分享兩個3T3-L1細胞系應用案例,希望對大家研究有所幫助。
4-噻唑烷酮衍生物不影響3T3-L1 細胞向脂肪細胞的分化【1】
噻唑烷二酮類化合物(TZDs)是一類廣泛用于降低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化合物,人們認為TZDs主要通過激活Pparγ受體而發(fā)揮作用?紤]到羅格列酮、吡格列酮、Les-2194、Les-3377和Les-3640等相關化合物與TZDs結構類似,探討它們對3T3-L1細胞系分化為脂肪細胞過程的影響可得知TZDs在脂肪細胞分化過程中的可能作用機制。實驗表明,上述化合物在2μM濃度的情況下不影響3T3-L1細胞的活性,也不激活細胞凋亡。誘導細胞分化14天后進行油紅O染色,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增加3T3-L1細胞系中的脂質(zhì)積累(與對照組相比,分別增加了323.49%和166.13%),這是成熟脂肪細胞的一個標志。為了證實脂肪細胞完全分化,發(fā)現(xiàn)羅格列酮還增加了Pparγ和NF-κB特異性蛋白的表達。
圖2. 分化14天后,對3T3-L1細胞進行染色測定
脂肪細胞外囊泡可調(diào)節(jié)胰島β細胞的存活和功能【2】
胰島β細胞的缺失與1型和晚期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,那么,細胞外囊泡作為介導不同細胞間信息傳遞的重要信使,由脂肪細胞衍生的外囊泡對胰島β細胞會有什么影響呢?
研究表明,3T3-L1脂肪細胞衍生的外囊泡在體外對胰島β細胞和人胰島的存活、增殖和功能有正負兩方面的影響,這取決于脂肪細胞的狀態(tài)和脂肪組織的來源。在體內(nèi)轉(zhuǎn)化時,健康的脂肪組織會產(chǎn)生有益的影響,而在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等病理條件下,脂肪細胞和胰島β細胞之間的交叉會產(chǎn)生負環(huán),進一步放大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的進展。了解外囊泡的作用機制將有助于預防胰島β細胞缺失和糖尿病治療的新策略。
圖3. 正常和炎性脂肪組織外囊泡對胰島β細胞存活、增殖、凋亡及功能的影響
原文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