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原創(chuàng)為:FACSelite 文章來源于:流式通
一般免疫亞群分析
General Immune Subset Profiling
流式細胞術常用于監(jiān)測治療或疾病進程對外周血細胞亞群和蛋白表達的影響,即免疫監(jiān)測。該技術涉及表面蛋白標記,以評估成熟細胞亞群。更深入的分析可結合細胞因子和轉錄因子。對于高參數(shù)檢測,推薦參考Cytometry Part B發(fā)布的OMIPs方案。
01.骨干標記
Backbone Markers
全血的一般骨干標記包括:
包含CD34的目的是為了從分析中排除祖細胞,如果應用是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相關惡性腫瘤,這可能非常重要,因為這些疾病是由淋巴母細胞的異常分裂引起的。同樣,如果通過Ficoll分離去除了像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這樣的多形核細胞,可能不需要CD66b或CD15。對于單核細胞的標記表型,另一種替代組合是使用CD33或CD64,而不是或除了CD14。
02.T淋巴細胞
T Lymphocytes
T淋巴細胞分類概覽:
T淋巴細胞的分類基于CD3陽性,并排除CD34、CD19和CD14。為了區(qū)分特定的T細胞亞群,需要檢測以下標記:
CD56用于排除NKT和NK細胞,但需注意其在MAIT和γδT細胞上可能呈陽性或陰性。在分析時,應先對γδTCR、TCRV α7.2和TCRVα24-Jα18進行門控,再對CD56進行門控,以確保αβ T細胞的純凈度。
T細胞亞群的進一步分類:
CD4和CD8定義了T細胞的單陽性和雙陽性亞群,并通過以下標記的表達進一步區(qū)分為幼稚、效應或記憶狀態(tài):
CD4+輔助性(Th)和CD8+細胞毒性(CTL或Tc)T細胞亞群通過以下組合來識別:
這些表面標記最好與細胞內(nèi)細胞因子或核轉錄因子的功能標記相結合,以增強分析的準確性。
特殊T細胞亞群:
T輔助濾泡(Tfh)細胞主要位于B細胞濾泡中心,由CXCR5+定義。濾泡調(diào)節(jié)性T(Tfr)細胞在表達CXCR5+方面與Tfh相似,但功能不同,主要調(diào)節(jié)B細胞的抗體反應。調(diào)節(jié)性T細胞(Treg)通常由CD25+/CD127lo/-定義,而Tfr細胞CD25/CD127的表達類似于Tregs。這些亞群的功能表型需要細胞因子或轉錄因子標記來進一步確認。先天淋巴細胞可能表達與T輔助和細胞毒性T細胞亞群相似的細胞因子和轉錄因子譜。
03.自然殺傷細胞亞群標記
Natural Killer Subset Markers
自然殺傷(NK)細胞與NKT細胞的區(qū)別在于NK細胞不表達CD3,而CD94+有助于確認NK細胞的身份。NK細胞的進一步分類為成熟NK(NK1)、終末NK(NK2)和早期NK(NK3)依賴于CD56 (bright vs dim)、CD127、CD16和CD57的表達水平和模式。由于某些先天淋巴細胞也可能表達CD56,因此區(qū)分CD3-/CD127+的先天淋巴細胞(ILC)和CD3-/CD127lo/-的NK細胞是必要的。
04.單核細胞
Monocytes
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概述:
- 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(tǒng)的關鍵組成部分,具有適應性和先天性免疫功能,主要負責清除微生物、腫瘤細胞和死亡細胞碎片。
- 單核細胞循環(huán)于血液中,而巨噬細胞主要駐留于組織中。
- 監(jiān)測巨噬細胞時,可使用CD80(M1型)和CD206(M2型)標記。
單核細胞分類:
- 單核細胞約占白細胞的10%,通過CD3-/CD14+/CD11c+標記定義。
- 根據(jù)CD16和HLA-DR的表達水平,單核細胞分為三類:
- HLA-DR的檢測有助于排除髓系來源的MSDC(Mo-MDSC),這些細胞表達CD3-/CD14+/CD16+/-HLA-DR-。
單核細胞功能:
- 經(jīng)典型單核細胞占外周血中單核細胞的80-90%,具有抗微生物和促炎功能,能分泌活性氧和IL-10,并可分化為Mo-MDSC。
- 中間型單核細胞主要負責抗原呈遞和凋亡調(diào)節(jié)。
- 非經(jīng)典型單核細胞參與抗病毒反應和Fc受體介導的吞噬作用,通過CX3CR1在血管中巡邏并招募MHC II+細胞。
- 激活后,中間型和非經(jīng)典型單核細胞分泌炎癥細胞因子,如IL-6、TNF-alpha和IL-1 beta。
- 經(jīng)典型和中間型單核細胞在功能上協(xié)同作用,受CCR2和CCR5指導侵入組織,分化為巨噬細胞或樹突狀細胞,并表達MHCII以激活T細胞。
05.B細胞
B cells
B淋巴細胞概述:
- B淋巴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系統(tǒng)的關鍵成員,通過CD45+/CD3-/CD19+的標記來識別。
- CD19比CD20更受青睞,因為它是B細胞祖細胞上首先表達的特異性標記,而CD20在抗體分泌細胞(如漿細胞和漿細胞前體細胞)上會丟失。
- B細胞高度異質(zhì)化,需要產(chǎn)生多樣化的抗原受體(BCR)以及記憶、天真和效應亞群。
- 類別轉換是激活的B細胞改變其重鏈類型(從IgM和IgD到IgG、IgE或IgA)的過程,以優(yōu)化對特定病原體的體液免疫反應,不影響抗體的特異性,只影響其效應功能。
- B細胞和T細胞受體的特異性在V(D)J重組過程中確定。
B細胞亞群的識別:
- 在B細胞特異性方案中,常用CD20、CD10、CD5、CD27、CD38、IgD、IgM、CD24的組合。
- 在一般免疫分析中,通過CD10、CD27和IgD的組合來區(qū)分記憶B細胞亞群。
B細胞標記的表達:
- CD27在約40%的外周B細胞中表達,是B細胞具有抗原特異性記憶和產(chǎn)生免疫球蛋白能力的標記,其在漿細胞抗體分泌細胞(ASC)上的表達增加。
- 存在一個CD27-的B記憶細胞亞群,稱為雙陰性(DN)細胞,其功能仍在研究中。
- CD10是指示淋巴細胞和NK細胞命運祖細胞分化程度和譜系承諾的標記。
- 在B細胞發(fā)育中,IgM首先在骨髓中的Pre-B II祖細胞上表達,而B細胞在離開骨髓成為過渡B細胞后才表達細胞表面IgD。
06.粒細胞
Granulocytes
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,以其多葉核(多形核)、體積大(高前向散射FSC)和含有的蛋白質(zhì)及酶顆粒(高側向散射SSC)為特征。粒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、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。在流式細胞術中,嗜堿性粒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有顯著差異。
嗜堿性粒細胞:
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:
嗜酸性粒細胞:
肥大細胞:
總結
Conclusion
流式細胞術中的免疫監(jiān)測或免疫分析主要用于監(jiān)測人類外周血中細胞亞群和蛋白表達的變化,涉及多種免疫細胞的表面標記,包括T細胞、B細胞、自然殺傷細胞、單核細胞和粒細胞等,以評估疾病進程或治療效果。